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吳曉樂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其實這本書在我家書櫃已久,我家現今的大學生,當年還是高中生的時候跟我去逛書店,不知為何兩人有志一同就一起拿回家了。只是隔了這麼多年,我現在才看。  (遮臉)

台灣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當自己的所有物,要求孩子要達到他們所希望的目標,但常常忘記了那不是孩子們的目標,他們只是希望讓孩子完成他們做到的事情而已。我當年被說過如果沒考上第一志願(高中),我們家在當地會很丟臉。我不過就是小學的時候表現比較亮眼而已,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認識我,是要多丟臉啊。而我家現今的大學生在考上所謂的第一志願(高中)時,也被我哥說妳這樣讓妳媽在外面就有面子了。

面子是什麼,能當飯吃嗎?

我是為了你好,其實是一句傷人的話,因為大部分講出這句話的人,都是為了自己好,而沒有考慮到聽這句話的人,心裡在想些什麼。別裝了,老實說出那不過是你的掌控慾而已有這麼難嗎?多少孩子沒有自由,沒有喘息的空間,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如此,孩子還是不由自主地─渴望著父母的愛。

父母愛著孩子常常是無庸置疑,不過當愛的方式並不是孩子所需的方式時,那對孩子來說,還能稱之為愛嗎?

即使那是愛,受了傷害,就是受傷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谷崎潤一郎 陰翳禮讚

每個時代的逝去都會有人遺憾前一個時代被捨棄的事物,電氣化之後失去了朦朧燭光中的美感,全球化之後慢慢地有許多當地的食物漸漸變了味,像這些事情要是我們普通人說出來就是抱怨或是碎碎念,但文學家寫出來的話就是值得一讀的作品了。 當然順便也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許多風貌,畢竟我們已經無法親眼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