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一直是東京我頗想去的一個點,但即使我去過了很多次東京,不知道為何總是尚未前往,有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吧,放在預定完成的事項當中,可是卻一再拖延,直到機會逝去,才開始後悔自己早就該行動。有時候看日本的青春小說,總是有著濃濃的,揮散不去的惆悵,也許是因為都一樣活在一個壓抑的社會,難以表現出自己的想法跟意見,才會時時刻刻回味起當年,想到最多的,總是遺憾吧。
我喜歡看小說,也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無法做到許多事情,無法體驗到一些特殊的經驗,才會更想藉由這樣的管道去想像,去思考,即便這些事情不是我真實體會到的,我也能藉由自己的想像力,讓自己變成各式各樣人生的體驗者。
前陣子,看到有人說如果作者對情感的認知感受與詮釋如果跟讀者有決定性的落差,讀者就不會喜歡作品中的那些角色。
但我並不這樣想,我覺得作者塑造出的人物,重要的不是跟讀者有共鳴,而是要有自己的軸心,且這個軸心並不會輕易動搖,即使作者想要改變人物的軸心思想,也必須經過鋪陳,讓讀者一起跟著這個過程,慢慢地理解為什麼這個人物會這樣,而不是簡單、輕易地就讓人物改變。
這麼說好了,如果作者塑造出的人物認知感受與詮釋跟讀者有決定性落差就讓讀者不會喜歡這些角色的話,平野耕太的作品應該就不會有人喜歡了啊!重點還是怎麼塑造跟怎麼說故事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